新闻中心

从传统到绿色清洁能源产业实现新跨越

2024-09-24 10:21:55
浏览次数:
返回列表

  在全球气候变化的背景下,绿色发展已成为各国共同追求的目标,清洁能源则成为实现这一目标的核心抓手。新技术的不断进步和升级,让清洁能源的应用场景更加丰富,清洁能源链上下游融合赋能,也为我国能源绿色转型注入强劲动力。

  清洁能源,也被称为“绿色能源”,是指不排放污染物、能够直接用于生产生活的能源,主要包括太阳能、澳门新葡萄新京注册风能、水能、生物质能、海洋能、地热能、绿氢等,这些能源在消耗之后可以恢复补充。

  “当前,全球气候变化日趋严峻,以低碳化、无碳化理念为核心的新一轮能源革命,正在全球蓬勃兴起,发展清洁能源已成为各国共同选择。”中国贸促会副会长张少刚介绍,据国际能源署预测,到2025年可再生能源发电量将达到全球发电量的35%。

从传统到绿色清洁能源产业实现新跨越

  据国家能源局发布的《2022年度全国可再生能源电力发展监测评价报告》,截至2022年底,全国可再生能源发电累计装机容量12.13亿千瓦,同比增长约14.1%,占全部电力装机的47.3%;其中,水电装机4.13亿千瓦(含抽水蓄能0.45亿千瓦)、风电装机3.65亿千瓦、太阳能发电装机3.93亿千瓦、生物质发电装机4132万千瓦。2022年,全国可再生能源发电量达2.7万亿千瓦时,占全部发电量的30.8%;其中水电发电量1.35万亿千瓦时,占全部发电量的15.3%;风电发电量7627亿千瓦时,占全部发电量的8.6%;光伏发电量4273亿千瓦时,占全部发电量的4.8%;生物质发电量1824亿千瓦时,占全部发电量的2.1%。

  数据显示,今年以来,广东、广西、云南、贵州、海南5个省份新增清洁能源装机占比近八成,高于我国平均水平10%,清洁能源发电量占比五成,相当于每2千瓦时电中就有1千瓦时来自清洁能源。

  位于我国西部的青海省,具有“富光丰水风好地广”的能源资源优势。青海省以建设新型电力系统为抓手,加快打造国家清洁能源产业高地,能源发展与生态保护也实现了良性互动。青海省发展改革委副主任吴密森说:“截至今年9月底,我省清洁能源装机达4424万千瓦、发电量636.8亿千瓦时。清洁能源装机占比90.9%,新能源装机占比64.9%,非水可再生能源消纳比重33.2%,均保持全国最高。全国首个100%清洁能源绿色大数据中心投运。绿电实践活动屡次刷新世界纪录,青海绿电点亮杭州亚运会赛场。”

  有着北京城市最大“绿肺”之称的温榆河公园在此前公布的昌平二期建设方案中透露,公园将继续围绕“碳中和”主题,从能源供给、能源消费、节能技术等多个方面为近20类先进技术提供场景,并结合“衣、食、住、行、用”等日常生活行为设计景观节点,培养公众的绿色低碳行为。

  “我国已成为全球最大的清洁能源市场和装备制造国,水电、风电、光伏、生物质发电、在建核电装机规模均居全球第一,清洁能源实现跨越式发展。”张少刚说。

  水风光作为清洁能源的代表,有着“靠天吃饭”的随机性和波动性。又因其受制于征地移民、收益分配和电价机制、新能源资源配置分散化等因素,一定程度上影响了一体化综合效益的发挥。

  “水风光一体化发展最大的困难在于新能源资源分配政策。”在不少业内人士看来,由于风电、光伏项目开发建设分保障性规模、市场化规模两类,各家企业对于新能源资源的争夺非常激烈。此外,澳门新葡萄新京注册考虑到竞争性配置要求,各省市会将新能源指标分拆成很多个小项目,呈现出破碎化开发的局面,“这些问题都大幅增加了水风光一体化开发的难度。”

  如何优化资源配置能够让水风光一体化建设有所突破?有专家建议:“水风光一体化建设不仅需要国家层面政策引领、统一规划,也需要地方和电网公司分别在风光资源获取、水风光一体化调度管理方面给予支持,以便更好地支撑水风光一体化运行实践,探索可复制的一体化运行模式。”

  除了资源分配和技术问题,在国家能源集团企管法律部(改革办)副主任、中国能源研究会品牌分会副主任委员李永生看来,我国能源企业品牌建设仍面临问题和挑战,亟待统筹解决。

  “尽管我国能源企业品牌建设的意识不断提高,但仍有部分企业缺乏对品牌建设的重视和投入,一些企业的品牌认知还不到位;一些大型能源企业能源品牌价值与企业规模不相匹配;部分企业在品牌建设过程中缺乏科学规划和有效管理,导致品牌形象不够清晰、传播不够精准等问题,品牌管理科学化程度有待提高,品牌维护、品牌美誉度提升仍有较大上升空间;能源企业品牌国际化水平明显不足,在国际化运营方面缺乏经验,对国际市场的了解和熟悉程度不够。”李永生进一步表示,由于不同国家和地区的能源市场存在差异和政策限制,导致我国能源企业在海外市场的拓展和运营面临诸多困难和挑战。澳门新葡萄新京注册

  对此,李永生建议,能源企业要知行合一,打好一套“组合拳”:首先要制定企业优秀品牌战略,培育、发展优秀能源品牌成为卓著品牌;其次,打造卓越能源产品和服务,夯实能源品牌之基,推进产业链供应链价值链创新,不断开拓能源品牌提升之源;第三,加快推进能源国际化进程,创建世界一流,传播输出品牌之魂;最后,要发挥中国能源研究会品牌分会之力,运用好时代的力量、组织的力量、体系的力量、理论的力量、责任的力量。

  如今,我国充分发挥新能源全产业链集成制造规模的优势,积极加强清洁能源国际合作,与100多个国家和地区开展绿色能源项目合作,光伏组件产业占全球比重超过四分之三,风电关键零部件产量占全球市场70%以上,成为稳定全球清洁能源产业链供应链的重要力量。

  “产业链与供应链是现代工业化社会的基石,是经济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保障。”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副总裁何江川表示,在碳达峰碳中和背景下,能源产业链供应链正从以化石能源为主,逐渐转向以清洁可再生能源为主,这一转变有望重构世界能源格局。材料、制造业与科技创新能力将取代自然资源的禀赋,成为能源供给的核心竞争力,也更加凸显产业链供应链稳定的重要性。

  在国家电网有限公司副总经理潘敬东看来,清洁能源产业是战略性新兴产业,许多领域的技术尚属“无人区”。“推动能源绿色低碳转型,就必须有强有力的清洁能源产业链供应链来支撑,这包括原材料开采、关键零部件制造、设备整装、运输物流等各环节,还需要上下游通力合作,共同维护清洁能源产业链供应链稳定畅通。”潘敬东说。

  能源领域每一项产品与技术都不是孤立存在的,需要从源头到末端的上下游贯通。新能源产业自身即是链条,因而需要上下游之间技术上的协同、应用上的协同,以及理念观念的协同。

  中国能源建设有限公司副总经理吴云建议,着力打造清洁能源合作的繁荣供应链,要发挥政府、企业、国际组织、研学机构等各类主体的差异化优势,强化投资和资金支持,建立全球供应链提升方面教育培训与人才交流,构建信息共享平台和机制。

  本文为澎湃号作者或机构在澎湃新闻上传并发布,仅代表该作者或机构观点,不代表澎湃新闻的观点或立场,澎湃新闻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。申请澎湃号请用电脑访问。

搜索